第八屆國際華樂杯中國民族器樂大賽
暨
2016中新青年民族音樂會-“飛樂 · 東盟”
中國文化是華夏民族綿延不息的血脈和靈魂,是華夏民族休戚與共的精神家園,作為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民族音樂也是傳承開拓華夏文化的重要載體。無論滄海桑田,全球的華人音樂工作者與愛好者共同傳承和弘揚著中國民族音樂的靈魂。為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廣高雅音樂藝術文化;傳承國樂文化精粹;團結全球華樂工作者、愛好者,凝聚全球華樂人才力量,促進中國民族音樂的國際化融合發展,繼承發揚中華傳統優秀文化,中國民樂發展研究中心定於2016年7月在新加坡舉行國際華樂杯中國民族器樂大賽暨中新青年民族音樂會--“飛樂·東盟”。大賽將廣邀四海華樂名家以及海內外的器樂音樂愛好者加盟參謀,集思廣益,共襄華樂盛舉,通過同台競藝、交流展演、大師講壇等豐富多彩的藝術活動,全方位立體化展示古典音樂文化的藝術與魅力! 使之成為權威、客觀、公正、包容的國際音樂品牌賽事。
活動主題:
推廣高雅音樂藝術文化;傳承國樂文化精粹;促進中西音樂文化交流
活動時間與地點:
全國視頻甄選:2015年10月-2016年5月25日
亞洲區總決賽(新加坡南洋藝術學院):2016年8月11日
指導單位
新加坡教育部教育科技署
Ministry of education, Ministry of education, education and technology
主辦單位
中國民樂發展研究中心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er of Chinese folk music
國際青少年文化發展聯合會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Youth Development Culture
承辦單位
國際“華樂杯”中國民族器樂大賽組委會
International "Hua Le Cup" Chinese national musical instrument Competition Organizing Committee
協辦單位
新加坡華樂團
新加坡華人民樂學會
澳門演藝學院
新加坡南洋藝術學院
香港中樂團
新加坡中華總商會
媒體支持:
新加坡華樂團簡介:
擁有72名演奏家的新加坡華樂團是新加坡唯一的專業華樂藝術團體。自1997年首演以來,其富特色的演奏已讓它在華樂界占有一席之地。新加坡華樂團的常駐演出場地是修建後的新加坡大會堂,而樂團贊助人為李顯龍總理。
新加坡華樂團曾多次受邀在重大場合中演出,包括2003年舉行的世界經濟論壇和國際藝術理事研討會,以及近期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會議等。1998年於北京、上海和廈門、2000年於台灣的演出讓亞洲區域開始注視新加坡華樂團。2005年在音樂總監葉聰的帶領下,新加坡華樂團首次到文化氣息濃鬱的匈牙利、倫敦和蓋茨黑德作歐洲巡回演出,成功得到觀眾與音樂評論家的一致贊賞,大大提升了樂團在國際音樂界的名聲,也奠定了它在華樂界的領導地位。
新加坡華樂團也以“人民樂團”為宗旨,通過社區音樂會、學校藝術教育計劃、戶外音樂會等活動來推廣華樂。為使其他種族的朋友也能欣然地欣賞華樂,樂團在委約的作品及舉辦的第一屆華樂創作比賽中都注入“南洋”元素,借此創立本地的音樂風格。新加坡華樂團將通過啟發、推動、影響和教育的方式來傳達它的音樂理念。
潘耀田
新加坡著名作曲家,新加坡國歌的編曲者。一九八三年以作曲及長笛演奏雙學位畢業於澳洲昆士蘭音樂學院。
劉月寧
中央音樂學院民樂系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央音樂學院世界音樂中心副主任、烏克蘭沃倫民族大學榮譽教授、中國揚琴學會副會長
王靜
香港著名琵琶演奏家、香港中樂團琵琶首席。1976年考入中國廣播民族樂團,後隨中國著名琵琶演奏家、教育家、中國音樂學院教授王范地學習琵琶,獲益良多,亦曾得衛仲樂、孫裕德等名師指教。曾以獨奏家身份隨中國廣播民族樂團出訪香港、菲律賓等地,深受歡迎。
賈磊
澳門中樂團笙聲部首席,並在澳門演藝學院兼任笙專業導師。現為中國音樂家協會民管協會會員,笙專業委員會理事。
黃晨達
新加坡南洋藝術學院華樂系主任、原新加坡華樂團高胡副首席
餘其偉
國家一級演員,香港演藝學院中樂系主任
王曉楠
香港胡琴協會會長、CCTV民族器樂大賽評委
郭永德
新加坡華樂團駐團指揮,新加坡青年華樂團指揮及 新加坡華樂室內樂團鼎藝團指揮
張維良
笛簫演奏家,中國音樂學院國樂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音樂學院國樂系主任、中國音協管樂研究會副會長
张晓红
是国家一级演奏员;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音乐系副主任,民乐教研室主任;中国音乐家协会古筝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筝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2011年被评为“北京市高校名师”。
趙寒陽
著名二胡教育家、演奏家、中央音樂學院教授
活動主題:
■主題一:專題音樂會
精英選手與新加坡華樂團多位大師評委,南洋藝術學院青年華樂團成員合作音樂會。
■主題二:交流展示 比賽 展演觀摩
來自全亞洲多個國家的青年民族器樂愛好者同台PK切磋技藝
■主題三:專家講評 大師講壇
新加坡南洋藝術學院的大師親自指導師范,使你受益匪淺
■主題四:頒獎典禮
現場盛大的頒獎典禮,與大師親密合影,新加坡主流媒體同步報導盛況
參賽對象:全國各省市、自治區、直轄市、港澳台地區以及海內外熱愛民樂演奏的藝術愛好者均可自願參與。
民族彈撥樂、民族吹奏樂、民族拉弦樂、民族打擊樂(古箏、古琴、二胡、琵琶、中阮、柳琴、揚琴、竹笛、巴烏、葫蘆絲、嗩呐、笙等)均可報名參加比賽。(自定曲目一首)
1、樂團:
形式包括:中國民族器樂樂團;
規模要求:21人及以上;
參賽曲目要求:自選曲目一首,曲目風格不限,原創、移植、改編、節選均可。
2、民樂器樂組合:
形式包括:民族器樂的合奏(齊奏、重奏);
規模要求:15人以上;
參賽曲目要求:自選曲目一首,曲目風格不限,原創、移植、改編、節選均可。
3、民樂器樂獨奏:
形式包括:民族器樂獨奏;
參賽曲目要求:自選曲目一首,請按全曲准備。
參賽組別:
非專業組:
少年A組:12-15周歲 少年B組:16-18周歲 青年組:19-33周歲
注:組合、樂團報名組別選擇,以該團隊2/3以上(含)人員年齡段所在組別劃分。
專業組:
A組(九大音樂院校組)B組(綜合類大學音樂系組)
注:B組可以報A 組,A組不可報B組
少年組:12-18周歲 青年組:18周歲以上
專業組:設專業組一等獎20名、二等獎40名、三等獎60名。 優秀獎若幹名。
業餘組:設業餘組一等獎20名、二等獎40名、三等獎60名。 優秀獎若幹名。
2、樂團組合類:
設一等獎10名、二等獎20名、三等獎30名。 優秀獎若幹名。
3、在獨奏類、樂團組合類參賽者中產生以下單項獎:共計5個獎項;
最佳民族風采獎10人(組);
最佳人氣獎3人(組);
最佳原創作品獎1人(組);
最佳編排獎1人(組);
港澳台地區及海外最佳選手獎1人(組)。
獎項說明: 注:獎項可以空缺、可以重複。頒發獎杯、證書。
* 比賽過程高清攝像機全程錄播,賽後將制成光盤發放給各單位,並在相關網絡媒體平台進行報導,每人一本精美紀念畫冊相送*
比賽程序
比賽采用階段賽的方式進行,第一階段:視頻初選; 第二階段 :全國決賽 第三階段: 亞洲總決賽 。
比賽項目
第一階段:視頻初賽
1、獨奏類(含專業組、業餘組)
自選曲目1首(限時5分鍾以內);一分鍾以內自我推介或其他才才藝展示(形式不限);參賽選手報名時提交的視頻資料。所有視頻資料以郵件形式交至組委會,如郵件較大可將視頻傳至視頻類網站參與初選甄別。
2、樂隊組合類
自選曲目1首(限時5分鍾以內);一分鍾以內自我推介或其他才藝展示(形式不限);參賽選手報名時提交的視頻資料。所有視頻資料以郵件的形式交至組委會,如郵件較大可將視頻傳至視頻類網站參與初選甄別。
第二階段:全國決賽
獨奏類(含專業組、業餘組)、樂隊組合類均需要完成以下兩賽項。
1、自選曲目一首(6分鍾以內)
2、1分鍾以內個性風采展示
第三階段:亞洲總決賽
通過複賽直接推送參加新加坡亞洲總決賽。複賽頒發獎杯,複賽通過證書。
三個組別(含專業組、業餘組)、樂隊組合類的總決賽均采用逐輪晉級的方式進行。
獨奏類
1、自選曲目一首(8分鍾以內)
2、1分鍾以內個性風采展示
決出冠、亞、季軍
樂隊組合類
1、創作曲目一首(10分鍾以內)
2、1分鍾以內個性風采展示
決出冠、亞、季軍
相關規定
1、演奏超時扣分:所有現場演奏曲目,凡是超過規定時長的,一律扣分,扣分 多少將根據超時長短而定。
2、演奏新曲加分:在比賽中,凡是演奏新創作曲目(2014年以後新創作的曲目)的給予加分。
3、才藝考核內容:才藝考核包括以下藝術形式:書法、戲曲、舞蹈、演唱、演講、魔術及除本選手參賽樂器之外的其他種類樂器等。
4、總決賽要求:參加總決賽的所有選手,均必須按照各賽項規定的內容和時間完成,超進扣分。
5、伴奏要求:獨奏類自選曲目最多可自帶5名伴奏,組委會在比賽現場提供鋼琴,伴奏人員的其他伴奏樂器由參賽選手自行解決。獨奏類和組合類均可使用伴奏帶(mp3,wma格式)。
彙款方式:
委會唯一指定付款賬號:
開戶行:中國建設銀行深圳城東支行
戶名:楊帆
賬號:6227 0072 0001 1249 622
報名下載:
國際華樂杯中國民族器樂大賽報名表.doc
將以下所列全套資料電子版發送至組委會郵箱IHYcup@163.com。
1、填寫完整的報名表;
2、身份證複印件或護照複印件;
3、兩張2寸證件照片
注意事項:
1、所有選手一旦報名參賽,即表明自己承認本章程。因此都必須遵從本章程的各項規定。
2、按照國際慣例,請參賽選手發參賽視頻至組委會郵箱IHYcup@163.com進行初審,經評審委員會初審通過後直接晉級總決賽。
3、填寫報名表時,一定要字跡清楚,正楷填寫,准確無誤。如因自己填寫的報名表字跡模糊、內容有錯而造成損失的,完全由本人負責。
4、組委會擁有本次比賽音像制品的廣播、電視、網絡播放權及音像制品表演范圍內的使用、出版和發行權。獲獎選手有義務參加組委會組織安排的公益性演出活動或出訪演出活動。
5、打擊樂、揚琴、貝司、古箏等較大型常用樂器由組委會提供,其他樂器請選手自備。對參賽樂器有特殊要求的選手請自行解決。
6、所有參賽選手和家長,都必須遵守比賽規則和賽場紀律,服從組委會的工作調度和評委會的評審結果。對比賽過程中出現的某些問題如有意見,請找監委會反映。對無理取鬧並影響比賽者,組委會有權取消他的參賽資格。
7、凡因選手本人原因,屆時未到賽場參加比賽的,評審費將不予退還。
8、如遇不可抗力因素取消活動,組委會將在官方網站公布相關信息。
本章程的解釋權歸本屆比賽組委會。
亞洲區組委會:香港中環灣仔駱克道53-55號恒澤商業大廈7/F
Hong Kong:Central Wan Chai 53-55 Lockhart Road, commercial building, 7/F Spa
Land line:852-27636779 FAX: 852-35902333
深圳辦事處:深圳市深南大道6006號華豐大廈18樓整層
China: Shenzhen futian district, Huafeng commercial building, 18F
Land line : 0755-23996251 /52/53 FAX: 0755-23996251
分賽區合作:15013556662 歐陽主任
個人報名:13641458634 吳老師 15817264460 李老師
國際華樂杯組委會官網:ihyc.chinamusicnet.org
郵箱:IHYcup@163.com
全國免費咨詢熱線:400 9677 806
